
在我國,很多癌癥患者都是身體出現癥狀采取醫院檢查,很多人一旦查出來就是癌癥中晚年期,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間。眾所周知,很多疾病特別是癌癥,如果是早期發現,治愈率很高,所以,為了防患于未然,早期發現癌癥,普通健康人群,特別是高危人群,應該定期進行防癌篩查,來捕捉身體中癌癥的蛛絲馬跡。那么針對女性朋友,以下三種癌癥篩查不可少。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第一高發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威脅女性的生命健康。早期篩查是實現乳腺癌早診早治,從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途徑。
中國乳腺癌發病趨勢顯示,25歲以前乳腺癌的發病率相對較低,35至45歲逐年增長,發病高峰年齡集中在45至55歲之間,70歲以后出現下降。
以下人群更易被乳腺癌盯上:
經期時間長,即暴露在雌激素控制之下的時間比較長,這樣的人往往顯得比同齡人年輕,但它是一把雙刃劍,因為行經時間長的人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長期服用雌激素藥物者、晚生育者、不喂母乳者、有乳腺癌家族遺傳史者,也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這些我們平時不以為然的生育觀念和生活習慣,都是乳腺癌的致命隱患。
那么女性在做乳腺癌篩查的時候,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檢查呢?
一般來說,20~30歲年齡段的女性,以超聲檢查為主,每年一次;30~60歲,建議每隔1年到2年進行一次乳腺X線攝影篩查,如篩查過程中遇到問題,可結合超聲與乳腺X線攝影,甚至可加磁共振;60歲以后,雖在醫學界有爭議,但有條件的也建議兩年做一次乳腺X線攝影。
如果有條件,可以考慮乳腺超聲+乳腺X線攝影+乳腺磁共振的三聯方案,更有利于發現無癥狀、無體征的早期微小乳腺癌。這三種方法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又互相補充,進一步降低漏診早期乳腺癌的可能。
宮頸癌位列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2位。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道,每年有新增病例53萬,約25萬女性因宮頸癌死亡,其中發展中國家占全比80%。
由于子宮頸是宮頸癌的好發部位,而宮頸癌的主要癥狀為接觸性陰道出血,引導分泌物增加或有異味,早期沒有什么癥狀。所以,實現宮頸癌的早期篩查就顯得十分重要。
宮頸癌高危人群包括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有HPV感染的女性,或者是早產、多產的女性。
目前主流的篩查手段主要有兩個,分別是宮頸細胞學檢查(巴氏刮片、TCT)以及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檢測。
根據女性年齡和病史,分別選用其中一種或者兩種進行篩查。21~29歲采用宮頸細胞學檢查,每2~3年一次。30~65歲采用宮頸細胞學檢查,每3年1次,或者HPV與宮頸細胞學聯合檢測,每5年一次。
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病呈現出越來越年輕的趨勢,這讓非常多的女性恐慌不已。盡管現在已經研制出一種預防宮頸癌發病的疫苗抵御HPV感染,但并不能表示打過宮頸癌疫苗就百分百不會得宮頸癌。女性朋友除了要在規定的年齡接種疫苗,做好篩查也同樣重要。
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它雖然致死率較低,但能量不小,給患者朋友尤其女性帶來很大的痛苦,造成不小的困擾。因此甲狀腺癌篩查是女性腫瘤檢查項目中僅次于乳腺癌和宮頸癌篩查的一個重要項目。
由于女性本身的生理原因導致患甲狀腺癌的概率增加,在女性激素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是最有可能參加甲狀腺癌的發生、發展的。
但值得慶幸的是,甲狀腺癌屬于相對“溫和”的癌癥,相較于其他腫瘤,甲狀腺癌治療率相對較高,預后較好,10年生存率也可在90%以上。
所以建議20歲以上女性,尤其是精神壓力過大的白領女性、有家族甲狀腺癌病史、經常暴露在高輻射工作環境中的人、嗜好吃海鮮以及沿海地區居民等甲狀腺癌高危人群,在做女性防癌篩查時,最好加一項甲狀腺彩超。
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963558